评论

没有一颗大心脏,来做什么二游

“我们产品是卡通渲染的RPG游戏,并不是二游。”

一家初创团队负责人近期找到我,希望我修改相关报道。说实话,这并非我第一次遇到厂商如此诉求。另一款期待度甚高的二次元新游,也希望模糊游戏品类的定位,提出了相似的建议。

而就在三四年前,初创团队为了获得投资,还曾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贴上“二次元”的标签。时过境迁,相信如今他们中不少人都希望能撕去“二次元”的标签,令我唏嘘不已。

仅仅三四年的光景,国内二次元市场竞争白热化已到令人窒息的程度,与此同时玩家社群也撕裂至水火不容的地步。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,还是有一批批新二游即将走向市场。《新月同行》就是那位即将加入战局的新游。

14日,《新月同行》三测开启。如无意外的话,游戏应该会在数月后正式公测。

身为旁观者的我,在目睹了近半年以来,二游圈光怪陆离的乱象后,不由得为每一位后来者捏一把汗。

01

《新月同行》就是晚了那么一点

先亮明我的观点,《新月同行》素质绝对优秀。

《新月同行》美术风格鲜明,一抹亮丽的橙色构成了游戏中大量角色的立绘元素,很有记忆点。大家都在卷美术之际,《新月同行》同样为角色立绘添加了堪比插图的“大背景”,整体氛围感浓厚。

是你吗,约尔太太?(龙井·华灯之外皮肤)

更具氛围感的当属《新月同行》构筑的游戏世界“南廷”。这座别具广式风味的城市,的确以广州为原型设计,但又融入了广东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。相信在广东生活过的玩家,走过游戏中的骑楼老街,看到穿梭人群中游街的醒狮,读到生鲜超市老板的抱怨时,十有八九会莞尔一笑,游戏场景就如自己生活的街区一样。

上述手段,我认为都可以归纳入美术包装。《新月同行》在好看的皮相之下,剧情表现手法和玩法内容同样优秀。

《新月同行》以横版卷轴式场景呈现剧情,不是2D游戏常见的立绘PPT对对碰,剧情中还多处设置有分支选项,增添了互动性。这种表现手法,显然是借鉴了《十三机兵防卫圈》的设计,但制作组又结合了粤广特色,做出了自己的味道。从三测主线剧情来看,不过不失,平稳落地。

游戏非主线内容做得尤为丰富。随着主线的推进,我相继解锁支线任务、城市事件以及战略行动后,游戏制作组精心烹饪的佳肴最终呈上眼前。

目前玩家社群对支线剧情“大觉之日”好评有加,但我更喜欢迷宫玩法的“框外风景”:

框外风景将都市怪谈氛围融入到迷宫探索当中,诡谲的故事主线中加入了多条支线探索,构成了一个不小的迷宫。前期探索中,我因为大意了导致挂了千秋,面对未知的迷宫路线,此后行动我全程精打细算,小心翼翼。或许是吊桥效应,框外风景整体给我游玩PC上恐怖游戏的紧张感,令我印象深刻。

玩到“框外风景”时我的状态↑↑

三测新增“蓝色站台”的肉鸽玩法,一整局几十分钟,需要接连探索三层,尤其是前期角色练度较低,关卡敌人配置较高,制作组多少有些用力过猛。

在玩家社群,对《新月同行》的诟病集中在剧情不能跳过、养成耗时耗力以及福利产出较少等问题。以我看来,前述问题都不是太大,且制作组已经承诺将继续优化。制作组唯一没有回应的问题便是“剧情跳过”了。

我理解制作组将剧情视为《新月同行》的一大卖点,可能也是丰富角色塑造的重要手段,至少现阶段还不愿向快节奏妥协。

而真正让我觉得是问题的点,还是在于《新月同行》上线得有些晚了。与《新月同行》同样主打极致2D美术、氛围感包装的《重返未来:1999》珠玉在前,周年庆流水再创新高,成功卡住了身位。

如果《新月同行》能在去年暑期上线,那么相信市场压力也能比现在缓解不少。我认为当前的二游市场就是如此残酷,没有大心脏就别来做二游。

02

竞争白热化到窒息

虽然《新月同行》制作组在游戏内容上不断加料,但就是在核心玩法上有点吃亏。《新月同行》是回合制RPG,大致战斗玩法与《多娜多娜》类似,在表现手法上做得更加细腻,更具现代感。

《新月同行》战斗中角色是正比建模,肩越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到角色每个细节,尤其是大招演出效果非常出众的。角色战斗排位、出招顺序有一定策略空间,增加了可玩性,整体来看是还是做得较为出彩。

遗憾的是,这套核心玩法在如今的移动平台上看起来已经有些“单薄”了。看看《鸣潮》《绝区零》等重磅新品,其具有挑战深度的动作打法,给玩家带来区别以往的游戏体验,光靠游戏性和画面就足以吸引大量玩家。让我这个单机玩家都感叹,国内厂商技术力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。

更可怕的是,在《鸣潮》《绝区零》之后,还有《明日方舟:终末地》《蓝色星原》《代号:无限大》等卖相不错的3D产品蓄势待发,进一步挤压2D产品的生存空间。

我并不是认为,3D游戏产品一定好于2D产品,可在玩家心目中确实有那么一杆秤,天然地会给3D游戏分配更多的关注。

而今年二游市场竞争之激烈不局限于RPG类型,其他类型都有不错的产品上线。

想体验策略深度,那《物华弥新》可能适合你,即将开测的还有《异象回声》;想玩模拟经营,跑商的《雷索纳斯》是素质优秀的产品;想玩roguelike,那么风趣幽默的《无尽梦回》二测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......

无尽梦回二测口碑不错

上述产品皆非出自传统大厂之手,可想而知现在二游产品入场门槛抬升至什么样的高度。

据游戏工委发布的《2023年游戏产业报告》指出,去年二次元游戏市场集中度较高,收入主要集中于头部产品,非头部产品的营收水平并不理想。

二游市场向头部产品集中(图据赛博蛋挞)

回到《新月同行》三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(福利差、剧情不能跳、养成耗时),是不是制作组减负增福利就能获得玩家芳心呢?

显然不是那么简单。

减负增加福利,可能会博得路人好感度,距离商业上的成功仍有不小的距离。就如我常常向其他玩家安利我心爱的《白夜极光》,得到往往是“这玩法好无聊”的回复。可见经历以《原神》为代表的高品质二游洗礼后,玩家们眼中的优秀游戏自然是那些高清画质、3D大世界的产品。在此基础上如有余力,玩家们也愿意为不肝不氪,内容有亮点且上线十分钟完成收菜的二游付费。

只是,又有哪家制作组安心花费数千万、甚至上亿元开发的游戏,只是安静地做一个电子盆栽呢?

那么同样玩法较浅的《重返未来:1999》,为什么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?

《重返未来:1999》本身质量过硬,无论美术还是玩法内容上,都属行业一流。而游戏的氛围感塑造上更是无出其右。游戏每个版本的KV海报、剧情CG,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副值得称赞的艺术品。《重返未来:1999》每个版本主题,紧扣该时代的特征,设计出一些列记忆点深刻的高光角色。比如近期的限定角色“路西”,是位机械美人,充满了冰冷的科技感,独具特色。

这些闪光点,经过玩家二创传播,吸引到更多玩家入坑。

而这些美术、音乐以及剧情包装,鲜明地塑造出《重返未来:1999》独特气质,强烈区别于与市面上大多数二游。标杆在此,后来者要完成超越实在太困难了。

时光倒回2020年,可能不少刚拿到融资的二游开发者也没想到,四年后同行会如此“武德充沛”。

03

社群撕裂至水火不容

上半年二游玩家社群怪象频生,舆论风向趋于极端化,对立情绪严重,给每家二游厂商都带来更高挑战难度。

《少前2:追放》《无期迷途》所引发的巨大争议,硬生生造出了“缅北二游”这一时尚新词。由此对立情绪所衍生出的“麻辣党”(Master Love,指游戏中所有角色都对玩家抱有类似爱情的好感),成了社区里声量最大的力量,刮起“有男不玩”的旋风。

特别是《尘白禁区》彻底转型成Master Love游戏,《蓝色星原》表态卡池仅可获取女性角色后,麻辣党阶段性取得了争夺话语权的胜利。可撕裂的社区很难在短时间里修补(并非每个玩家都是麻辣党)。

《新月同行》 同样受到了对立情绪的波及。

《新月同行》去年二测时加入的六星角色“净天”,是一位穿着收容服的无性别异常超实体。因为净天立绘更像是身着旗袍的男性,因此麻辣党在今年3月循着味就来了,让《新月同行》制作组感受到“天降流量”的恐慌。

对于净天的设定,我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,反而赞赏制作组大胆、前卫的设计。更何况净天是游戏中T0级的输出,作为强度党的我,生怕抽不到。

而现实就是,来势汹汹舆情容不下任何模糊空间,逼迫制作组队站队。过去官方常用的“沉默是金”的手段,如今是踢在了棉花上。

一位从事二游运营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游戏被玩家炎上后,直到今日评论区里都有大量玩家毫不留情地讥讽制作组。如果仅是制作组挨骂也就算了,玩家们还群情激愤地AOE攻击联动合作的品牌,导致朋友工作非常被动,不停地去灭火。

对立情绪多种多样,昨天还是百合党大战麻辣党,今天就是不同二游玩家大战流水估算模型,夹在中间的游戏厂商哭笑不得。

如此乱象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,游戏厂商主动撕去“二游”标签,欲过滤那些爱在社群里玩真人PVP的乐子人。可是啊,“二游”的标签最终还是由玩家们来认定,并不是厂商能主动屏蔽的。

结语

苛刻的市场环境,某种程度上也锻造了国产二游强大的竞争力。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《鸣潮》等新游出海后,在全球范围内大杀特杀,吸金无数。

拥有全球化发行能力的毕竟还是那些头部厂商,就多数二游来说,还是需要先稳住国内基本盘。

只是国内的环境对于后来者实在太难太难了。不仅竞争对手强大,而且社群氛围并不友好。很多时候显得做二游性价比不高,不如做数值卡牌来得省心。

没有一颗大心脏,来做什么二游。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阅读 ()
大家都在看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