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

探案游戏就像欲望电影——《接线疑云》简评

撰文:Alonso

封面:《接线疑云》游戏截图

刻意冗余

(本文包含少量非核心剧透)

模拟探案类游戏就像一部部欲望电影。

何出此言?一方面,那些扑朔迷离的卷宗与精心设计的刑侦模拟,共同释放着某种隐晦的“性张力”,既撩拨起玩家对罪孽的猎奇欲望,又不乏智性层面的诱惑与挑战。

另一方面,符号学大师翁贝托·埃科(Umberto Eco)曾有个幽默的见解:任何文艺作品中,一旦角色从 A 点到 B 点的移动时间超出观众预期,那么这部作品便堪称“利用观众原始本能的欲望电影”。换句话说,衡量一部电影是否具备“欲望”属性,不在于其表面的诱惑程度,而在于作品中“刻意冗余时间”(又名“前戏”)的长短——即导演事无巨细地展现寒暄、驾车、酒店登记等琐事,以拖沓的节奏勾起观众对“正题”的渴望。

在《接线疑云》(The Operator)中,当玩家刚刚结束入职“FDI 接线员”的工作首日,初步了解游戏“幕后智囊”的玩法——开启联邦数据库坐镇后方,实时支援前线外勤特工,通过专用软件比对公民信息、进行物质分析、修复损坏线索以及梳理证据链,参与总部和一线间的信息传递——游戏庞大的信息识别/分析机制方才展现了冰山一角,“接线员计划”本身的诡异也初露端倪。然而,正当玩家摩拳擦掌、蓄势待发之际,系统却出人意料地引导玩家“关机下班”,并不紧不慢地播放一段无法跳过的回家蒙太奇,这便立即让我联想起埃科的上述“理论”。

随着操作界面熄灭,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模糊散焦的视觉效果,偶尔能辨认出关键的物象。加之沉浸式的场景音效,一幕幕下班片段缓缓铺开:起初是办公椅的滚动,接着是电梯内的静默,然后是地铁车厢里的喧嚣,终至回到家中响起猫叫以及畅饮啤酒的饱嗝。这些写实而意识流的影像,相当于漫画分格间的空白,或是电影转场时的黑屏,本可以“跳切”留白,让观众自行填补。然而,《接线疑云》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,通过沉默的空镜,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个瞬间,放大并催化了玩家心中的破案冲动。

更精妙的是,这些“刻意冗余”并非仅是旨在“饥饿营销”的情感调节剂。看似无足轻重、颇具文艺片气质的空镜,在被玩家逐渐习惯性无视后,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被主线剧情引用。通过形式上的误导,设计者让玩家在注意力分配上产生偏差,不知不觉步入其精心设下的“陷阱”,并最终在模糊的、“主观的”音声回忆中扭转乾坤,带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,形成前后呼应的叙事闭环。

欲望电影中,种种“前戏”往往是迫于现实因素的妥协,成本需要控制,演员体能也有极限。但对《接线疑云》的开发团队而言,“刻意冗余”除了是压缩文本量的必要之“恶”,更是一种经过深思的表达。作为填充物,它使核心反转得以舒展,共塑完整的故事结构;作为留白物,它使叙事节奏张弛有度,避免长时间高强度体验的不可持续。并且,犯罪的种种阴暗面,以及侦探灵光一现的“尤里卡”时刻,都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对比下,才能彰显出其独特魅力。毕竟,对极端变态、暴力、犯罪的描绘司空见惯,对常态的刻画与铺垫才是见真章之处。

基因拼盘

《接线疑云》与欲望电影的相似,不仅体现在对“刻意冗余”的运用,还在于它凝练至极的核心概念——一个能被轻易概括的主题,却因细节的丰富而引人入胜。类似菲利普·迪克(Philip K. Dick)作品中的常见母题,游戏对主体身份与现实本质不懈地追问,讨论着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微妙界限。不幸的是,鉴于其短小精悍,任何进一步阐述或指出其近似的具体作品,都将直接触碰到剧透的警戒线。

不过,我们还是能旁敲侧击地介绍其案件架构。游戏由数个简明的“案发现场”构成,包括登山客“被外星人挟持”、普通的家庭火灾、咖啡厅意外枪击等,每个案件都将考验玩家对不同辅助系统(电子刑侦工具)的熟练度,而(玩家扮演的)接线员往往能从特工同伴的一手情报和系统数据的比对中,嗅出不寻常的非自然痕迹。随着情节发展,玩家对案件被害人与凶手的身份逐渐熟悉,各事件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也陆续浮出水面。最终,在亦敌亦友的被通缉黑客的协助下,所有线索汇聚为一个庞大的谜团——“接线员计划”背后的惊天阴谋

尽管游戏流程紧凑,开发者却巧妙注入了一些致敬与彩蛋,为游戏平添几分文化与娱乐气息。例如,“接线员计划”的领导者特伦奇局长(Director Trench),或许是对《控制》(Control)中同名角色的致敬,他们不仅名字相同,人物经历也“异曲同工”,真相揭示之际,当能博得玩家会心一笑。与《控制》相同,《接线疑云》也是典型的新怪谈惊悚故事,游戏中生物医药公司的标志设计——三个向内的箭头,可能是对 SCP 基金会符号的间接引用,再加上几份被黑条涂抹的临床腔文档,“地道的”新怪谈风味油然而生。此外,当一个名为“楚门”的配角悄然现身,你便能隐约预感到剧情将步入何方——不过,真正的转折远比基于姓名的猜测更有冲击力。

从需被“呵护”的情节介绍中抽身,将目光转向机制。模拟探案类游戏,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版的“指向点击”。玩家遵循系统提示与剧情走向,即可执行看似技术含量十足的操作:翻看“专业手册”,输入对应“参数”,运行“分析软件”(比如质谱仪),而游戏则以图文并茂、音效真切的演出予以回应。如果仅靠这些机械化的“迷你玩法”或“刻意冗余”的桥段填充体验,游戏难免显得乏味,对此,《接线疑云》的解决方案是,将已被市场验证的成熟玩法优化打磨,最终端上一例精工细作的“刑侦拼盘”。

请原谅我必须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:当外勤特工在任务中突遇炸弹威胁,求助信号随即传至玩家耳畔,此时,主管火速递来一本厚重的《拆弹手册》,并建立电话连线,将你瞬间置于一局《保持通话不会爆炸》(Keep Talking and Nobody Explodes)的拆弹游戏。又或者,你需要根据档案库中的建筑平面图,通过语音引导特工在迷宫般的走廊与密室间穿梭,这一幕又像是空降到了《致命频率》(Killer Frequency)的紧张氛围中。

这些穿插于探案过程的迷你游戏,每每能带来包含“既视感”的惊喜。在原作中,它们或许显得过于纯粹,仅靠关卡设计维持新颖。但嫁接在《接线疑云》的刑侦框架下,它们成为了推动叙事的关键要素,大幅增强了模拟探案的交互性沉浸感触。此外,这些迷你游戏中的搭档均由电脑扮演,因而“突发状况”得以提前精心设计,既确保了“节目效果”稳定呈现,更添几分真实与紧迫。

纵观全貌,尽管《接线疑云》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呈现,但其卓越的制作质量却能撩拨起玩家的多元情绪与欲望。全程的专业级配音、逼真的监控画面,再加之适时穿插的特效与音乐演出……使其在新品节上收获了广泛赞誉。同时,为了保持这份精致,本篇简评或许略显“谜语人”,意在确保读者的初次体验不因剧透而减损。

尽管对于中文玩家而言,对大量角色姓名保有印象或许会是一项挑战,但游戏也频繁要求玩家手动输入这些名字以查询信息,不断通过实操实现记忆强化。总而言之,《接线疑云》情节虽不那么“新颖”,转折后的收束也有些戛然而止之感,见仁见智。但胜在呈现方式足够出彩,其融合刑事侦查、新怪谈元素与软科幻理念的叙事框架,足以让热衷此类题材的玩家愿意亲试这场特殊的“欲望之旅”。

图片:如无特别说明,文中图片均来自游戏截图

* 本文内容系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 indienova 立场。未经授权允许,请勿转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阅读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