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论

上岸第一剑,先斩意中人,独占三个月是微软最后的阳谋吗?

当国内游戏圈沉浸在《黑神话》的狂欢中时,微软在上个月下旬的科隆游戏展上公布了今年最重要的Xbox游戏《印第安纳琼斯:古老之圈》的发售计划,游戏由旗下第一方工作室,MachineGames开发,与12月9日登录XSX/S和PC,并且在2025年春季同步到PS平台。

换句话说,仅等待一个季度,Xbox的拳头产品就会登陆到竞争对手的平台上,它甚至不需要在PS平台上有粉丝基础,像是《使命召唤》系列或是贝塞斯达游戏。难道微软的去平台化战略并不是反垄断听证会上的挡箭牌,而是一场切切实实的战略转变。

此举首先让购买了Xbox系列主机的玩家感到心碎,虽然微软在第九世代花费了大量财力在购买游戏工作室和大牌IP上,但最后在消费端的支持者并没有得到一分的优待,甚至还损失了原先“铁定独占”的作品。最终Xbox品牌将会通向何处,微软在游戏业到底想做什么,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
如今来看,《星空》不移植还是Todd哥哥被迫唱的白脸

在不久前的五月,Xbox就曾宣布将《完美音浪》(Hi-Fi Rush)、《盗贼之海》(Sea of Thieves)、《禁闭求生》(Grounded)和《隐迹渐现》(Pentiment)四款第一方佳作跨平台移植到PS和NS平台。

在相关的报道中,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和首席财务官Amy Hood提到关于Xbox“长期战略”和“短期收益”的取舍,通过扩大销售,帮助各部门提升利润。开发成本不断增加,整个游戏行业的收益下滑使得微软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。在彼时的说明中,强调了这四款游戏都是发售时间超过一年的老游戏,符合“在不牺牲长期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实现短期收益的最大化”,新潮的第一方大作因此会保持独占游戏的地位。

而到了下半年的《印第安纳琼斯》,这个说法似乎抛到脑后了,“Latitude(纬度)”计划正在尝试去除一根红线,决定什么游戏能够登录到PS平台上的红线。独占游戏尚未发售,就已经宣布了移植版本的存在,他急了,这根“红线”也许不在微软的前面,反而在微软的后面。

算上各类行政成本,对动视暴雪的收购花费了微软超700亿美刀,但微软没有对这笔交易有任何犹豫,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压力。

在2023年底突破了3000万,但增长势头似乎到达极限

换句话说,这700亿的资金也不是微软花给Xbox的,这只是未来更大愿景中的一环,两年时间的调查大大超出了微软对计划推进的预期,加上收购后的几款游戏都难掩理想——《星空》、《红霞岛》并没有有效调动XGP的后续增长,《Hifi-Rush》叫好不叫座,三上真司的离开更直接导致工作室裁撤。这些也许都不是Xbox部门的原定计划,在微软本部的压力下进行加速去平台化和减少工作室。

所以,当玩家正在讨论微软是否会将“独占三个月”作为平台新战略时,未来面临的状况只有更激进,也就是“彻底去独占化”。

这点我们可以从索尼发布“限时独占”时的区别看出,在谈到PS独占作品时,会对游戏的平台属性绝口不提,没有什么PS4限定,预告片里的内容就是游戏唯一的版本。如此宣传才能将玩家购买首发版本的意愿拉到最大,这样作品在发售一段时间后,折扣移植到其他平台时就不会损失来自观望者的收入。

FF7重生的最终预告

但微软连这种最基本的遮掩也不愿做,显然它的长期利益就不是卖出一台主机或者一张游戏。

以往软硬搭配的套路在如今的游戏行业已经疲态尽显,也许战胜索尼并不容易,但是发现索尼的弱点却不难。

即使是主机领域的蝉联霸主,近年来也在不停地动脑筋如何把游戏搬到PC上。主机销售需要投入大量的宣发成本,赚钱主要靠软件,软件补贴硬件,而如今,软件都已经很难覆盖自身的研发成本,更遑论再去给硬件回血了。

另一方面,主机的生命周期是在不断变长的,从推出所谓的“半代升级”,到后来的“弱化世代概念”,希望省下一部分赤字。

业界也尝试过让游戏单价上涨,营收在短期内没有变化,还损失了品牌的口碑,丧失长期价值。

这些问题让索尼深陷泥潭,而微软也都门清,在枯死的水潭里做一个霸主是没有意义的,能够率先上岸的从来也不是最大的鱼,综合下来,最先要解决的累赘就是硬件营销。

未来,Xbox游戏机会不会消失?微软历来看重门户和入口,但绝不会为此去打一分钱广告,硬件还将继续存在,作为XGP订阅制的一个样板入口,但所有的广告都会导向真正的产品,也就是会员。

另一个疑问是,同样输掉了主机大战,同样从硬件厂商转型成了软件发行商,微软游戏会不会变成新的“世嘉”。这其中存在一个主动权的问题,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状况,在连续输给了SFC和N64后,世嘉仍然保留了进攻者的姿态,拿出更强的硬件和更新潮的游戏理念。直到和任天堂一起遇到了另一个挑战者PS1,索尼打蒙了老任,但彻底打垮了世嘉。

微软的局面就类似于MD扑街之后的世嘉,只要没有更强大的革新者出现,鹿死谁手犹未可知。

当然,微软的“去平台化”也不是请客吃饭,向索尼伸出橄榄枝。当未来玩家打开任何游戏设备,都需要购买一份XGP订阅用户时,索尼的硬件策略自然而然也就失败了,资本市场会选择最实惠的获利方案,PS旗下的游戏工作室被持续放血是可以预见的。因此,索尼正在被败者拖入一场割肉比赛中,它也不得不将最新的、最好的游戏拿到其他平台上,又生硬地将PSN会员放到和XGP会员同一个货架上。

一流的企业制定标准,摆脱长久以来受制于人的状态,将会是微软最理想的一种场景,在卖会员成为了游戏业的默认玩法后,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预安装XGP电脑设备的微软就可以从任何一笔交易上获得盈利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阅读 ()